典型文献
基于元素特征分析的东川小江河谷Cd污染源诊断
文献摘要:
云南东川小江河谷Cd污染是源自铜矿开采还是农业污染目前尚无定论,这严重制约了当地重金属污染的高效防治.通过Cd元素在河谷的空间分布调查入手,结合铜矿开采污染物及当地施用化肥的Cd含量分析,对小江河谷Cd污染源进行综合研判.通过元素特征分析发现:①铜矿开采的主要污染物是铜矿石和尾矿渣,其Cd含量平均值仅为0.30 mg/kg,远低于受Cd污染的耕地(平均值4.60 mg/kg)和河漫滩(平均值2.53 mg/kg),它们不具备构成流域Cd主要污染源的能力;②当地常用磷肥Cd含量平均高达83.45 mg/kg,高出受Cd污染耕地Cd含量的18倍,相比采矿污染物,磷肥更有可能成为流域Cd的主要污染源;③河漫滩Cd含量的空间分布没有表现出从采矿活动区向下游持续衰减的趋势,不支持Cd污染源自铜矿开采的污染物扩散模式;④耕地的Cd含量普遍高于河漫滩,说明耕地更接近污染源,符合农业活动的污染物扩散模式;⑤耕地、河漫滩Cd与速效磷(AP)的相关性远高于代表铜矿开采的Cu元素,表明Cd污染与磷肥的施用比铜矿开采关系更为紧密.基于上述结果,认为农业活动中磷肥施用对Cd污染的贡献可能远大于铜矿开采.
文献关键词:
Cd污染源;铜矿开采;元素特征分析;农业活动;小江河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艳;苏怀;李伟康;董铭
作者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部,昆明 650500;低纬高原环境变化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艳;苏怀;李伟康;董铭-.基于元素特征分析的东川小江河谷Cd污染源诊断)[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08):29-33
A类:
B类:
元素特征分析,东川小江,小江河谷,Cd,污染源,云南东川,铜矿开采,农业污染,无定,定论,重金属污染,分布调查,施用,化肥,含量分析,综合研判,主要污染物,铜矿石,尾矿渣,河漫滩,磷肥,污染耕地,采矿活动,活动区,不支,污染物扩散,扩散模式,农业活动,速效磷,AP,远大于
AB值:
0.2316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