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海州常山茎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分离、鉴定海州常山茎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使用85%乙醇回流提取海州常山的干燥茎得到其乙醇提取物.将所得乙醇提取物用水分散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后分别得到各萃取部位浸膏.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以及包括硅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和Toyopearl HW-40F大孔树脂等在内的各种色谱技术对海州常山茎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采用MTT法检测所得化合物对4种人源肿瘤细胞K562、MCF-7、A549和HepG2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 从海州常山茎8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共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euvincenone B(1)、钩大青酮(2)、villosin C(3)、丁香脂素(4)、丁香脂素-4′-O-β-葡萄糖(5)、3,12-O-β-D-二吡喃葡萄糖基-11,16-二羟基松香醇-8,11,13-三烯(6)、五叶山小橘苷C(7)、角胡麻苷(8)、异地黄苷(9)、2-(4-hydroxyphenyl)ethano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ide(10)、3,4-二甲氧基苯基-1-O-β-D-呋喃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11)、2,6-二甲氧基-4-羟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12)、腺苷(13)和肉苁蓉苷F(14).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3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2对MCF-7、A549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最强,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5.00、22.34、12.50μmol/L;化合物3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强,IC50为28.41μmol/L.结论 化合物10~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松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3)对上述4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好.
文献关键词:
海州常山;茎;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结构鉴定;抗肿瘤活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林珍;张宇;陈亮;岑银芝;涂杨丽;杨小生;李勇军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医科大学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4;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研究工程中心,贵阳 5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林珍;张宇;陈亮;岑银芝;涂杨丽;杨小生;李勇军-.海州常山茎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药房,2022(21):2578-2583,2589
A类:
teuvincenone,villosin
B类:
海州常山,正丁醇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活性研究,定海,回流提取,乙醇提取物,石油醚,乙酸乙酯,减压浓缩,萃取部位,浸膏,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硅胶,丙基,葡聚糖凝胶,Toyopearl,HW,40F,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学性质,核磁共振谱,波谱,MTT,肿瘤细胞,K562,MCF,A549,HepG2,增殖抑制,抑制活性,分离鉴定,个化,丁香脂素,吡喃,糖基,香醇,五叶,胡麻,异地,地黄,黄苷,hydroxyphenyl,ethanol,glucopyranosyl,glucopyranoside,甲氧基,苯基,呋喃,糖苷,腺苷,肉苁蓉,细胞的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松香烷型二萜,二萜类,萜类化合物,细胞株,结构鉴定
AB值:
0.2969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