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649例sICAS患者依据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8例)、中度(202例)及重度狭窄组(389例);依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轻度(504例)及中度缺损组(145例).收集基线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LR、LMR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1)女性(OR=3.132,95%CI:1.008~9.732)、入院时高NIHSS评分(OR=1.343,95%CI:1.020~1.769)、高LDL-C(OR=7.341,95%CI:1.609~33.502)、高Hcy(OR=1.320,95%CI:1.069~1.630)是影响sICAS颅内动脉中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cy(OR=1.377,95%CI:1.118~1.697)是影响sICAS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Hcy(OR=1.106,95%CI:1.055~1.158)、高NLR(OR=1.612,95%CI:1.340~1.939)是影响sICA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结果提示NLR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一般(ROC曲线下面积为0.618,95%CI:0.567~0.668,P<0.01),当NLR为3.5时诊断效能最高;LMR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519,95%CI:0.465~0.573,P>0.05).结论 NLR与sICA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NLR升高可能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明哲;陈香岩;吴光亮;乔利军;蔡业锋
作者机构:
山东省中医院脑病科 255014;淄博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广东省中医院脑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明哲;陈香岩;吴光亮;乔利军;蔡业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J].天津医药,2022(05):493-497
A类:
sICAS
B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NLR,LMR,责任血管,血管狭窄程度,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影像学检查,颅内动脉狭窄,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预测价值,LDL,Hcy,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线结,诊断效能,颅内动脉硬化
AB值:
0.1162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