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海北部底层对流不稳定性研究
文献摘要:
底层对流不稳定对海洋底层能量输运和湍流混合有重要影响.为评估底层对流不稳定对能量输运的贡献,基于2018年9月20日南海东北部东沙群岛海域(20.8953?°N,117.1808?°E,水深385?m)37?h锚定潜标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对观测站位海洋底层水体的温度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对流底层厚度变化,及其对海洋底层能量输运和湍流混合的贡献.结果表明,观测站位对流底层出现的概率约为总观测时间的56%,其厚度平均值为6.17?m.底层平流为下坡流时,对流底层出现的概率约为50%,其厚度相对较小,均小于10?m;而为上坡流时,对流底层出现的概率约为70%,其厚度显著增大,可达到40?m.对流不稳定驱动的垂向热通量EB和传热效率Nu具有间歇性特征,观测时间内EB平均值为0.41?W/m2,Nu平均值为249.91,且对流热通量远高于底层流速剪切通量.对流底层湍流热扩散率和涡扩散率的评估结果表明,随着底层湍流混合强度的增强,对流不稳定对底层湍流混合的贡献率逐渐减小.
文献关键词:
对流底层;热通量;剪切通量;涡扩散率;湍流热扩散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屈玲;郭双喜;鲁远征;岑显荣;黄鹏起;周生启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 511458;中国科学院 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广州 510301;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武汉 43005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佛山 52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屈玲;郭双喜;鲁远征;岑显荣;黄鹏起;周生启-.南海北部底层对流不稳定性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02):199-207
A类:
对流底层,剪切通量,湍流热扩散率,涡扩散率
B类:
南海北部,对流不稳定,稳定性研究,洋底,输运,湍流混合,日南,南海东北部,东沙群岛,海域,水深,锚定,潜标,标高,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观测站,底层水,观测时间,平流,下坡,流时,上坡,热通量,EB,传热效率,Nu,有间,间歇性,层流
AB值:
0.2190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