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色相分割的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程度定量评价
文献摘要:
在土壤优先流研究中广泛使用染色图像分析技术,优化提升染色图像分析方法,可促进深入研究土壤优先流运动过程,定量细化分析优先流的发育组成研究.以典型农地甘蔗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染色示踪试验,利用色相分割技术,并结合分形与灰色系统理论对2种典型耕作方式(垄耕和免耕)的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 表明:在相同外部供水条件下,垄耕甘蔗地土壤空间内的优先流相对于免耕甘蔗地的枝状染色形态呈零散团块状和散点状,垄耕甘蔗地染色等级1、等级2和等级3的分形维数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垄耕甘蔗地土壤表层(0-10 cm)内发生的"速变"程度的优先流是相同深度下免耕甘蔗地的12.0倍,免耕甘蔗地的"活跃"程度优先流平均占比值为67.4%,是垄耕甘蔗地(54.2%)的1.2倍.容重对垄耕甘蔗地优先流发育程度影响最大,优先流程度随容重的增加而降低,而免耕甘蔗地的饱和导水率对优先流发育程度影响最大,优先流程度随饱和导水率减小而降低.垄耕耕作方式会影响甘蔗地田间含水量,加快土壤表层的水流运动,降低深层优先流的发育,减少水分入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蓄水保肥的作用,并能为广西甘蔗种植产业的增产增量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文献关键词:
耕作方式;优先流;发育程度;图像解析;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姜波;陈晓冰;吴晗;刘俊杰;刘思佳;秦梓城
作者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波;陈晓冰;吴晗;刘俊杰;刘思佳;秦梓城-.基于色相分割的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程度定量评价)[J].水土保持学报,2022(01):50-57,65
A类:
B类:
色相,甘蔗地,土壤优先流,定量评价,图像分析技术,优化提升,进深,农地,染色示踪试验,用色,灰色系统理论,耕作方式,垄耕,免耕,分析与评价,供水条件,零散,团块,块状,散点,点状,分形维数,土层深度,速变,相同深度,容重,发育程度,饱和导水率,田间,水分入渗,蓄水,甘蔗种植,种植产业,增产增,图像解析
AB值:
0.2237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