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秸秆还田对甘蔗地土壤优先流运动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秸秆还田措施可改变田间土壤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物生长.为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措施对田间土壤优先流的影响,以秸秆覆盖(CM)、秸秆焚烧覆盖(BM)和无秸秆覆盖(CK)3种处理方式下的甘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染色示踪试验,结合图像解析技术和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广西不同秸秆还田措施下的甘蔗地土壤优先流运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在相同外部供水环境下,无秸秆覆盖甘蔗地土壤染色形态分化为指状和团块状,秸秆覆盖和秸秆焚烧覆盖均以团块状分化形态为主,其平均总染色面积比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覆盖(26.0%).无秸秆覆盖下表层染色面积比快速下降,在15~30 cm深度中秸秆覆盖和秸秆焚烧覆盖下水流运动范围快速减小,深层土壤中秸秆覆盖染色面积比变化速度最小.无秸秆覆盖下形状指数达15.54,优先流运动更集中,而秸秆覆盖和秸秆焚烧覆盖下甘蔗地平均近圆形指数为0.67,优先流弯曲程度更高,且平均邻近指数为0.87,水流连通性更好.无秸秆覆盖下平均基质流深度(3.52 cm)和边缘密度指数(11.51)均最小,但优先流比最大(73.2%),优先流空间发育程度最高.秸秆还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现象,对蓄水保墒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献关键词:
甘蔗地;秸秆还田;景观格局;优先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晗;陈晓冰;姜波;秦梓城;刘思佳;刘俊杰
作者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晗;陈晓冰;姜波;秦梓城;刘思佳;刘俊杰-.秸秆还田对甘蔗地土壤优先流运动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01):141-148
A类:
B类:
秸秆还田,甘蔗地,土壤优先流,运动特征,可改变,田间,土壤环境,作物生长,秸秆覆盖,CM,秸秆焚烧,BM,染色示踪试验,图像解析,景观格局分析,供水,形态分化,团块,块状,染色面积比,快速下降,运动范围,深层土壤,形状指数,地平,弯曲程度,邻近指数,流连,连通性,基质流,密度指数,流空间,发育程度,蓄水,保墒
AB值:
0.2487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