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土丘陵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蓄水保墒效果形成的影响.在连续4a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 2021年4~10月一个完整生育期内,不同耕作方式(免耕覆盖、深松和传统耕作)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其对降雨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免耕覆盖土体内含水量明显高于深松和传统耕作;免耕覆盖土壤水分最大值出现在80~100cm 土层,深松出现在60~80cm 土层,而传统耕作出现在0~20cm 土层.2)免耕覆盖和深松接纳雨水的能力明显高于传统耕作;免耕覆盖在大降雨事件下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响应过程.综上,免耕覆盖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持水能力,面对大降雨乃至极端降雨事件可以显著改善土壤入渗性能.研究结果为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土地耕作方式选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数据支持.
文献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耕作方式;土壤持水能力;降雨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伟;杨洁;孙从建;李亚新;张驰
作者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太原0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伟;杨洁;孙从建;李亚新;张驰-.黄土丘陵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08):147-153
A类:
B类:
黄土丘陵区,耕作方式,土壤持水能力,旱作农业,蓄水,保墒,果形,4a,田间试验,生育期,免耕覆盖,深松,土壤水分,水分变化,降雨响应,响应过程,土体,100cm,土层,80cm,20cm,接纳,雨水,降雨事件,至极,极端降雨,土壤入渗,入渗性能,土地资源,资源高效利用
AB值:
0.2571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