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MELK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功能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母胚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ELK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预测MELK在影响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分子机制.回顾性分析45例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ELK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门诊就诊记录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的术后复发时间,探究MELK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的关系.结果:MELK的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总生存率和术后复发时间相关;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MELK基因可作为胰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功能分析表明MELK参与多个癌症相关功能通路,与胰腺癌致病分子正相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ELK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ELK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结论:胰腺癌组织中MELK基因呈高表达且和预后相关,MELK在胰腺癌的进展中发挥作用,有望成为胰腺癌诊治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
文献关键词:
胰腺癌;母胚亮氨酸拉链激酶;预后;临床特征
作者姓名:
姜文凯;杜岩;周永婕;周文策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普通外科,甘肃 兰州 730000
引用格式:
[1]姜文凯;杜岩;周永婕;周文策-.MELK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功能及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22(11):1038-1044
A类:
母胚亮氨酸拉链激酶
B类:
MELK,胰腺癌组织,生物信息学方法,兰州大学,免疫组化法,癌旁,正常组织,临床病理特征,过门,门诊就诊,电话随访,术后复发,复发时间,总生存率,Cox,独立预后因素,功能分析,相关功能,肿瘤大小,生物标记物,治疗靶点
AB值:
0.1366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