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16S rRNA测序研究芍药甘草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50只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组、芍药甘草汤1:1组、芍药甘草汤2:1组.通过卵白蛋白致敏、雾化激发建立肠道菌群紊乱模型.从实验第15天开始,雾化前30 min灌胃,连续灌胃14 d.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醋酸地塞米松组(0.676 mg/kg)、芍药甘草汤1:1组(6.01 g/kg)、芍药甘草汤2:1组(6.01 g/kg)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实验第29天采集各组结肠组织及粪便样本,观察分析小鼠的一般状态、哮喘典型症状和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各组随机选取6只小鼠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醋酸地塞米松组、芍药甘草汤1:1组、芍药甘草汤2:1组小鼠的一般状态和哮喘典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病理组织检测显示:正常组结肠组织清晰,结构完整,模型组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大量炎性细胞和肿大淋巴结,醋酸地塞米松组充血水肿情况改善,芍药甘草汤1:1组仍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芍药甘草汤2:1组结构较完整,黏膜及黏膜下层偶见散在炎性细胞.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hao1指数、PD指数降低(P<0.01),observed species指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醋酸地塞米松组、芍药甘草汤2:1组PD指数升高(P<0.01),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升高(P<0.05).肠道菌群菌属水平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毛螺菌属丰度增加(P<0.05),罗斯氏菌属丰度增加(P<0.01),拟普雷沃菌属丰度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1:1组毛螺菌属丰度降低(P<0.05);与醋酸地塞米松组相比,芍药甘草汤1:1组拟普雷沃菌属、拟杆菌属、乳杆菌属、罗斯氏菌属丰度增加(P<0.01),芍药甘草汤2:1组罗斯氏菌属丰度降低(P<0.01);与芍药甘草汤1:1组相比,芍药甘草汤2:1组乳杆菌属、罗斯氏菌属丰度降低(P<0.01).结论 芍药甘草汤可改善哮喘小鼠的典型症状、结肠组织病理情况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丰富度及调节菌群结构有关.
文献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支气管哮喘;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小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思敏;吴秀艳;彭桂英;王天芳;张佩佩;李娴娇;刘燕;葛东宇;董瑞娟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思敏;吴秀艳;彭桂英;王天芳;张佩佩;李娴娇;刘燕;葛东宇;董瑞娟-.基于16S rRNA测序研究芍药甘草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5):492-499
A类:
B类:
16S,rRNA,芍药甘草汤,支气管哮喘小鼠,小鼠肠道,肠道菌群结构,SPF,BALB,雌性小鼠,醋酸地塞米松,卵白蛋白,致敏,雾化,肠道菌群紊乱,天开,灌胃,等量,蒸馏水,结肠组织,粪便样本,观察分析,典型症状,病理改变,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病理组织,肠黏膜,黏膜下层,肿大,淋巴结,充血,血水,炎性细胞浸润,组结构,较完整,偶见,Chao1,observed,species,罗斯氏菌,普雷沃菌属,拟杆菌属,乳杆菌属,病理情况
AB值:
0.1882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