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编铙作为殷商礼制的代表性乐器,对于探索殷商礼仪音乐乃至周初礼乐制度的确立和推行有着重要意义.迄今殷商墓葬出土编铙58件,多数资料已公布.通过对编铙形制演变和正、侧鼓音关系的分析,可知编铙在其出现之初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规范性.到殷墟文化三期后段,编铙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至殷墟文化四期,这种规范性在求变中辗转,但仍有明确的规范可循.同时,殷商编铙的"双音"属性有着较为明显的发展序列,作为先秦青铜乐钟重大发明的双音现象,至少在殷墟文化三期晚段已被时人认识.
文献关键词:
殷商;编铙;类型学;双音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南南;王子初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南南;王子初-.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J].中国音乐,2022(03):58-65,84
A类:
编铙,双音性能,商礼,殷墟文化三期
B类:
类型学,礼制,乐器,礼仪,周初,礼乐制度,殷商墓葬,出土,形制演变,后段,四期,求变,辗转,可循,发展序列,先秦,青铜,乐钟,时人
AB值:
0.2356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