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国时期蒙藏学校对蒙藏学生"中华民族"意识的培养及其影响
文献摘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实施边疆教育以凝聚和增强蒙藏等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1930年起,先后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班及蒙藏学校,专门招收和培育蒙藏地区学生.蒙藏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名人演讲与升国旗、纪念日仪式等,使学生从知识与观念层面认知蒙藏等各民族同属中华民族整体,并通过军事化管理与校园活动规训学生的行为习惯,促动其中华民族意识的萌发与主动认同.毕业学生通过《新青海》《康藏前锋》《蒙古前途》等刊物,以本位视角书写与宣传蒙藏等民族与中华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命运的关系,并在抗战期间组织团体进行抗战宣传和募捐,激发蒙藏民族的中华民族意识.一些学生学成返归蒙藏地方后,主要从事教育事业,从思想文化上促进国家统合各民族的进程.文章依据档案及报刊等资料,探讨蒙藏学校的设立、培养蒙藏学生中华民族意识的举措及其影响.
文献关键词:
民国;蒙藏学校;蒙藏学生;"中华民族"意识
作者姓名:
潘晓瞳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6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晓瞳-.民国时期蒙藏学校对蒙藏学生"中华民族"意识的培养及其影响)[J].中国藏学,2022(02):32-40
A类:
蒙藏学校,蒙藏学生
B类:
民国时期,校对,南京国民政府,内忧外患,局势,边疆教育,各民族,中央政治学校,附设,招收,藏地,课程设置,名人,演讲,升国旗,纪念日,同属,军事化,校园活动,规训,行为习惯,促动,中华民族意识,萌发,新青海,前锋,前途,刊物,相互依存,同命运,抗战期间,抗战宣传,募捐,发蒙,藏民族,返归,思想文化,国家统合,报刊
AB值:
0.3096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