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
文献摘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秉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理念,围绕公元前3500到公元前1500年期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二十个左右的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并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对各个区域的文明化进程、环境背景、生业形态、社会分化、相互交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模式与机制、道路与特点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提出距今5300年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提出距今53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形成了一个交流互动圈,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尊贵身份的礼制.各个区域文明之间以及与域外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文献关键词:
探源工程;文明化进程;礼器;多元一体;王权;古国;王国
作者姓名:
王巍;赵辉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巍;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J].中国史研究,2022(04):5-32
A类:
B类:
中华文明探源,探源工程,公元前,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神木,木石,石峁,偃师,二里头,四处,都邑,遗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二十个,中心性,实施重点,聚落,模考,考古调查,学科综合,综合研究,文明化进程,环境背景,生业,社会分化,相互交流,多元一体格局,文明社会,新标准,距今,早期国家,跨入,古国,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交流互动,崇拜,几类,持有者,尊贵,礼制,域外,礼器,王权,王国
AB值:
0.4426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