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横断面调查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开展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必要性以及中日友好医院在该方面两次调查结果对比,探索临床合理使用替考拉宁的进展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中日友好医院73例接受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11例次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18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中位数为17.31(12.04,29.59)mg·L-1(2020年)vs(7.77±4.31)mg·L-1(2018 年);血药谷浓度>10 mg·L-1的 89 例(80.18%)(2020 年)vs 11 例(27.50%)(2018 年);血药谷浓度>20 mg·L-1的 46 例(41.44%)(2020 年)vs 1 例(2.50%)(2018 年);95.71%(2020 年)vs 53.01%(2018 年)的患者给予了负荷剂量(P<0.000 1),采用方案最多的是 600 mg q12 h(57.14%)(2020 年)vs 400 mg q12 h(63.92%)(2018 年),维持剂量采用最多的是600 mg qd(28.77%)(2020年)vs400 mg qd(32.24%)(2018年);2020年血药谷浓度在正常范围(10~20 mg·L-1)内的患者在使用替考拉宁后,平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较使用前显著下降;总体治疗有效率93.15%(2020年)vs50.82%(2018年)显著改善(P<0.000 1).结论 与2018年调查对比研究可得,替考拉宁平均用药剂量大幅增加,更接近于欧美国家的剂量,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大幅增长,谷浓度阈值达标率大大提升,更佳的平均血药谷浓度使得临床疗效得以提升.
文献关键词:
替考拉宁;血药浓度;负荷剂量;横断面调查;对比研究
作者姓名:
于宁;张相林;陈超阳;郭冬杰;张镭;刘亚欧;周颖;崔一民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北京100191;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宁;张相林;陈超阳;郭冬杰;张镭;刘亚欧;周颖;崔一民-.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横断面调查对比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22(11):950-954
A类:
vs400
B类:
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横断面调查,讨开,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TDM,中日友好医院,结果对比,进展情况,日间,住院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宁血,血药谷浓度,中位数,负荷剂量,q12,维持剂量,q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治疗有效率,vs50,用药剂量,欧美国家,达标率
AB值:
0.215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