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褐斑病侵染下2,3-丁二醇-凹凸棒石复合制剂对草地早熟禾细胞壁组成物质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探究2,3-丁二醇(2,3-BD)与凹凸棒石(PAL)复合使用对植物诱抗能力的提升效果,以草地早熟禾纳苏(Poa pratensis Nassau)为试验材料,2,3-BD-PAL为复合诱导制剂,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接种病原物,对未诱导接菌、2,3-BD诱导接菌和2,3-BD-PAL复合诱导接菌后的植株叶片中细胞壁组成物质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病原菌胁迫期间,各处理组植株叶片中羧甲基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β-Glu)、滤纸酶(FPA)、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均显著升高,而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活性变化不明显,其中Cx起主要降解作用.在胁迫3 d时,未诱导叶片Cx、β-Glu和PG等酶活性快速上升到最大值,而诱导处理有效抑制了酶活的增加.草地早熟禾经2,3-BD-PAL复合诱导处理后,能够稳定纤维素含量,高效促进果胶合成和木质素积累,抑制菌丝入侵,更大程度上降低Cx、β-Glu和PG等降解酶对细胞壁的破坏程度,其诱抗效果优于2,3-BD单独诱导处理.综上,2,3-BD与PAL复合诱导能够增强2,3-BD的诱导效果,提高植物抗病性,为2,3-BD在农业生产中的广谱性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褐斑病;2;3-丁二醇;凹凸棒石
作者姓名:
张露露;刘兴菊;马源;马晖玲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露露;刘兴菊;马源;马晖玲-.褐斑病侵染下2,3-丁二醇-凹凸棒石复合制剂对草地早熟禾细胞壁组成物质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22(09):1755-1765
A类:
细胞壁组成物质,Nassau,反式消除,PGTE,PMTE
B类:
褐斑病,侵染,丁二醇,凹凸棒石,草地早熟禾,细胞壁降解酶,降解酶活性,BD,PAL,对植,诱抗,提升效果,Poa,pratensi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原物,接菌,植株,胁迫,各处,羧甲基纤维素酶,Cx,葡萄糖苷酶,Glu,滤纸酶,FPA,果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变化,降解作用,导叶,快速上升,纤维素含量,胶合,木质素积累,菌丝,破坏程度,植物抗病,抗病性,广谱性
AB值:
0.253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