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历史冲击下的工业集聚:来自156项工程的经验证据
文献摘要:
历史冲击是催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使得在历史冲击下形成的产业集聚得以自我强化,进而实现持续领先.本文考察了"一五"计划时期实施建设的156项工程对中国工业集聚的长期影响,结果发现:第一,通过持续提升所在城市的工业集聚水平,156项工程能够长期塑造中国工业集聚的空间格局;第二,156项工程作为一种历史遗产在远离港口的内陆地区被更好地继承下来,对于内陆地区所在城市工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效应更强,这表明156项工程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平衡了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差距,对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实证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156项工程对于工业集聚的长期影响和空间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文献关键词:
历史冲击;工业集聚;156项工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天健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天健-.历史冲击下的工业集聚:来自156项工程的经验证据)[J].中国经济史研究,2022(01):174-183
A类:
历史冲击
B类:
工业集聚,经验证据,生产业,产业集聚,规模报酬,报酬递增,正反馈,反馈效应,自我强化,一五,长期影响,所在城市,集聚水平,空间格局,历史遗产,离港,港口,内陆地区,提升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差距,区域协调发展,稳健性检验,空间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AB值:
0.3049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