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乾隆朝(1736-1795)疫灾地理研究
文献摘要: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疫灾流行高峰期,乾隆朝又是其中重要阶段之一.综合运用疫灾指标法、Grapher时序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SPSS相关分析法对乾隆朝疫灾地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乾隆朝有疫灾之年58个,疫灾频度为96.67%,其中1748、1756、1786年为三次大规模饥疫.疫灾流行以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且以多季节流行为主.(2)省域尺度上,形成南北两条疫灾指标高值区分布带,疫灾指标总体自西向东逐渐上升,其中江苏省(含上海)受灾最严重.县域尺度分布具有阶段特征和集聚特征,疫域范围不断拓展,集聚程度持续提升;疫灾分布具有区域差异,疫灾重心始终位于南方.(3)疫灾分布格局受制于人口分布格局、区域开发强度、自然灾害多寡等因素,表现为省级尺度上与疫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86、0.664和0.685(P均为0.01).
文献关键词:
疫灾;时空分布;乾隆朝(1736-1795)
作者姓名:
李孜沫
作者机构:
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孜沫-.乾隆朝(1736-1795)疫灾地理研究)[J].历史地理研究,2022(01):104-115
A类:
B类:
乾隆朝,疫灾,地理研究,中国历史,高峰期,指标法,Grapher,时序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相关分析法,之年,频度,节流,省域,标高,布带,西向东,中江,受灾,县域尺度,阶段特征,集聚特征,集聚程度,区域差异,分布格局,受制于人,人口分布,区域开发,开发强度,多寡,省级尺度
AB值:
0.3585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