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大陆强震的早期余震概率预测效能评估与制约因素
文献摘要:
为系统地考察中国大陆地区强震之后的早期余震概率预测效能及制约因素,以期开展适合板内地震活跃地区的"可操作"强余震概率预测,服务震后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等工作,本文采用充分利用震后早期小震信息的Omi-R-J模型对中国大陆的86个强震序列进行系统性的预测效能评估.通过连续分段滑动、拟合和余震发生率预测,对地震序列的早期模型参数、余震预测限度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利用N-test检验方法开展了分级分段分档预测结果的效能评估.通过对比1天和30天数据拟合参数的相关性发现,b、k、c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差别较小,而p值的相关性较弱,这或许和p值表示余震活动在长期内的衰减特性有关,Omi-R-J模型可在震后早期记录相对不完整的阶段更早的获得较为稳定的序列参数;利用Omi-R-J模型对中国大陆强震序列的预测结果显示,Omi-R-J模型对中国大陆早期的强余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总的预测有效率为81.16%,平均预测有效率为83.82%,预测过少的比例大于预测过多的比例,早期序列发育较差或监测能力有限的区域,其预测效果受到很大制约;地震序列参数k是影响地震数目的关键因素,而地震序列发育程度可能是影响震后0.05天地震预测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献关键词:
余震序列;可操作的余震预测;Omi-R-J模型;统计检验;效能评估
作者姓名:
毕金孟;蒋长胜;来贵娟;宋程
作者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天津 30020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毕金孟;蒋长胜;来贵娟;宋程-.中国大陆强震的早期余震概率预测效能评估与制约因素)[J].地球物理学报,2022(07):2532-2545
A类:
可操作的余震预测
B类:
中国大陆强震,概率预测,预测效能,效能评估,中国大陆地区,合板,板内,强余震,震后,抗震救灾,应急救援,Omi,强震序列,地震序列,test,检验方法,分档,数据拟合,拟合参数,余震活动,衰减特性,录相,更早,序列参数,预测能力,监测能力,响地,发育程度,地震预测,余震序列,统计检验
AB值:
0.2787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