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福州市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针对MSM中男同性恋(简称男同)和男双性恋(简称男双)开展研究,为MSM艾滋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MSM社区组织网络动员招募MSM,按照自认性向分为男同组和男双组,开展现场调查和检测.HIV检测采用快速检测和实验室筛查结合方式.采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比较分析男同和男双HIV感染与不同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计调查目标MSM7 129名,男同占83.41%,男双占16.59%.男同和男双在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寻找性伴方式、肛交比例、肛交使用安全套比例、异性性行为比例、与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率、既往艾滋病抗体检测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 129人中HIV阳性率4.01%(286/7 129),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大专及以上、本地居住时间2年以上、最近6个月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知晓艾滋病知识等为男同HIV感染的保护因素;最近一年曾患性病是男同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小于等于25岁、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等为男双HI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男同和男双具有不同的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存在同性性行为比例高,安全套使用率低等高危行为,应根据不同性向MSM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文献关键词:
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行为特征;艾滋病病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文丽;陈剑惠;张宏;薛洪洪
作者机构: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35000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350004;福建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协会,福州3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文丽;陈剑惠;张宏;薛洪洪-.福州市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08):910-914
A类:
男双,男双性恋者,MSM7
B类:
福州市,男同性恋者,行为特征,HIV,相关因素分析,中男,艾滋病防治,社区组织,组织网络,网络动员,招募,照自,自认,性向,现场调查,快速检测,实验室筛查,结合方式,软件包,人口学,行为学特征,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伴,肛交,交比,使用安全,性行为,行为安全,安全套使用,使用频率,抗体检测,比例差异,逐步回归分析,大专,保护因素,高危行为,干预策略,艾滋病病毒
AB值:
0.2392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