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点跪位和手足位训练中躯干肌肉激活和共收缩模式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四点跪位和手足位训练在躯干肌肉活动和共收缩模式上的异同,探究手足位训练作为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可能性,并为实际训练提供建议.方法 19名健康受试者参与研究,随机执行四点跪位(4个)和手足位(3个)动作,同时测量两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并比较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得到肌电平均振幅值和肌肉共收缩指数.结果 四点跪位和手足位训练的组内和组间比较中,单一肌肉激活程度和共收缩指数都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四点跪位右手左腿抬起时,所有肌肉激活程度都高于起始位.四点跪位左腿抬起时同侧多裂肌明显高于手足位.手足位右手抬时腹外斜肌和腹直肌激活度较高.对8条肌肉两两匹配对共得到28种肌肉配对方式,四点跪位起始姿势波动最小,说明脊椎最为稳定,而其他动作指数波动范围较大.结论 从肌肉激活程度和共收缩两方面,证明了手足位训练作为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可能性.手足位训练和四点跪位训练可分别用于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锻炼,而对侧上下肢抬起时,腹肌和背肌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但需注意避免运动损伤.
文献关键词:
四点跪位;表面肌电;共收缩指数;核心稳定性训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常晓倩;王宽;陈新鹏;王乐军;牛文鑫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201619;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运动与康复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常晓倩;王宽;陈新鹏;王乐军;牛文鑫-.四点跪位和手足位训练中躯干肌肉激活和共收缩模式比较)[J].医用生物力学,2022(02):348-354
A类:
四点跪位,肌肉共收缩,共收缩指数
B类:
手足,躯干肌肉,模式比较,肌肉活动,核心稳定性训练,健康受试者,同时测量,侧腹,腹直肌,竖脊肌,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电平,肌肉激活程度,统计学差异,右手,左腿,抬起,起始位,同侧,活度,两匹,姿势,脊椎,波动范围,背部,对侧,上下肢,腹肌,需注意,运动损伤
AB值:
0.2176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