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红壤和风沙土添加不同化学结构有机碳对外源碳去向及累积贡献的影响
文献摘要:
植物凋落物碳输入显著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和有机碳(SOC)形成,然而,针对不同质地土壤添加不同化学结构外源碳去向依然不清楚.本研究将13C标记的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添加至红壤和风沙土,比较2种质地土壤添加不同化学结构外源碳在土壤释放的CO2、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库的净累积量、回收率及贡献比例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有机碳显著提高了CO2、SOC、DOC和MBC的δ13C值,且随着外源有机碳化学结构复杂性的增加,CO2的Δ13c峰值依次延迟出现;外源有机碳种类、土壤类型和培养时间均显著改变外源碳去向及其在各碳库的贡献比例;在风沙土中,外源有机碳更多被矿化为CO2,且CO2库的外源碳净累积量和回收率大小依次为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红壤添加外源碳转变为SOC的累积量和回收率显著高于风沙土,且红壤SOC库的外源碳净累积量和回收率大小顺序也为葡萄糖>淀粉>纤维素.可见,外源有机碳化学结构和土壤质地共同调控外源碳去向及累积贡献.
文献关键词:
外源有机碳;13C同位素示踪;土壤质地;碳回收率;SOC累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琳梅;李梦娇;元方慧;胡亚林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稳定同位素研究中心,福州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琳梅;李梦娇;元方慧;胡亚林-.红壤和风沙土添加不同化学结构有机碳对外源碳去向及累积贡献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10):2593-2601
A类:
B类:
红壤,风沙土,外源碳,去向,凋落物,碳输入,陆地生态系统,SOC,不同质地土壤,13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贡献比,外源有机碳,有机碳化学结构,13c,土壤类型,培养时间,碳库,矿化,土壤质地,同调,同位素示踪,碳回收率
AB值:
0.2225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