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更有意思"的短视频:儿童媒介化日常生活异化研究
文献摘要:
在短视频媒介不断渗透进儿童日常生活的当下,被其支配或主导的儿童生活不能仅仅简化为"上瘾""媒介依赖""成人化儿童"和"童年的消逝",而亟需从儿童日常生活异化的视角予以充分关注和系统分析.本文基于异化理论和新童年社会学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家庭场域的儿童短视频媒介生活.研究发现:儿童的日常生活不仅出现异化端倪,如身体和时间开始受到束缚和侵蚀,被奖励性观看刺激渴求与沉迷,而且存在天性、审美、语言、行为、认知、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深层次异化.家庭场域的多重影响因素与儿童日常生活的异化密切相关.然而,在媒介化时代全然消解这些异化并不现实,本文试图在短视频语境中从社交本能、制造本能、探索本能和艺术本能层面提出化解之道,以期善用媒介发掘儿童生命内在的发展动力,探讨儿童个性化媒介生活的可能性,助益儿童在网络社会中成为有权利、有能力、有创造力的社会行动者.
文献关键词:
短视频;儿童;日常生活;异化;新童年社会学
作者姓名:
辛静;杨小雅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辛静;杨小雅-."更有意思"的短视频:儿童媒介化日常生活异化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2(06):41-51
A类:
B类:
有意思,短视频媒介,透进,儿童生活,上瘾,媒介依赖,成人化,化儿,童年的消逝,异化理论,新童年社会学,深度访谈,研究家,家庭场域,介生,端倪,奖励性,渴求,沉迷,人际交往,多重影响因素,媒介化时代,全然,本能层面,善用,儿童生命,发展动力,助益,网络社会,有创造力,社会行动者
AB值:
0.3676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