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金银花对鸭瘟病毒感染鸭免疫器官功能影响的研究
文献摘要: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DPV)感染导致的鸭、鹅等水禽的急性传染病.为探究中药金银花对DPV感染后鸭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的病理损伤及其致病性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选取90只三穗麻鸭,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病毒感染组(V)及金银花干预组(M),V组与M组鸭肌注DPV(0.2 mL/只),M组同时人工灌服金银花胶囊每日1粒(含金银花0.6±0.02 g/粒),至5 d实验结束,每天观察鸭的临床症状,并分别于感染后66 h、90 h、144 h每组各剖杀10只鸭,观察各组鸭各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法氏囊)的剖检病变,采集各免疫器官样品制备病理切片,观察病变;计算各组鸭各免疫器官指数;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鸭各免疫器官中主要细胞因子(IL-6、IFN-γ、TNF-α)的分泌水平;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鸭各免疫器官中DPV的载量.剖检病变及组织病变观察结果显示,与V组相比,M组鸭各免疫器官的损伤均不同程度减轻,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各器官均未出现较严重损伤,组织出血、细胞核固缩、核碎裂等病变得到缓解;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与V组相比,M组鸭脾脏指数在感染后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而胸腺指数在感染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下降(P<0.05),法氏囊指数感染后90 h、114 h均显著升高(P<0.05).ELISA结果显示,与V组相比,M组鸭各免疫器官中的IL-6在感染后3个时间点(脾脏)均显著上升(P<0.05)或者均极显著(胸腺)(P<0.01)或者显著(法氏囊)(P<0.05)下降;IFN-γ在感染后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脾脏与胸腺)(P>0.05)或者在该3个时间点均极显著上升(法氏囊)(P<0.01);TNF-α在感染后66 h和90 h均极显著上升(脾脏)(P<0.01)或者均极显著下降(胸腺)(P<0.01),在感染后114 h极显著上升(法氏囊)(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V组相比,M组鸭各免疫器官DPV载量均有所下降.其中,脾脏中DPV载量在感染后66 h和90 h无显著变化(P>0.05),在感染后114 h显著降低(P<0.05).胸腺中DPV载量在感染后66 h和114 h显著降低(P<0.05),在感染后90 h极显著降低(P<0.01).法氏囊中DPV载量在3个时间点均极显著降低(P<0.01).正常对照组鸭免疫器官无明显剖检和组织病变,且各免疫器官指数及其分泌的各细胞因子含量无显著变化,未检出DPV.上述结果表明,DPV感染可导致鸭免疫器官产生明显的病理损伤,而中药金银花则能缓解DPV所致雏鸭免疫器官的炎症反应及损伤,抑制病毒的增殖.本研究为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中药在DPV等病原感染的防制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文献关键词:
鸭瘟病毒;鸭免疫器官;病理损伤;金银花;干预效果
作者姓名:
张黔东;毕文文;张芸;李涛;张飘;温贵兰;杨颖;程振涛;文明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贵州 贵阳 550002;贵州省动物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8;贵州省动物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引用格式:
[1]张黔东;毕文文;张芸;李涛;张飘;温贵兰;杨颖;程振涛;文明-.金银花对鸭瘟病毒感染鸭免疫器官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2(11):1216-1223
A类:
B类:
金银花,鸭瘟病毒,鸭免疫器官,器官功能,功能影响,DPV,水禽,急性传染病,脾脏,法氏囊,病理损伤,伤及,致病性,干预效果,三穗,麻鸭,正常对照,肌注,时人,含金,剖检,官样,样品制备,病理切片,免疫器官指数,IFN,泌水,载量,组织病变,随感,各器官,织出,细胞核,核固缩,碎裂,胸腺指数,数感,囊中,未检,雏鸭,清热解毒中药,病原感染,防制
AB值:
0.2069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