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环节缺失与逻辑断裂:对"十七年"时期古代戏曲作家作品"政治认证"程序的省察
文献摘要:
"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人集体尝试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批评法,考察古代戏曲作家、作品的政治意蕴,对它们进行"政治认证",完成价值评估.这一"以今逆古"学术实践的具体操作主要有三种:联系作家阶级属性阐发作品政治意图;揭示作品所寄托的作家政治动机;基于"反映论"肯定作品的客观"暴露"意义.遗憾的是,很多讨论缺少必备的论证环节、逻辑断裂,为历史研究抹上了浓厚的世俗色彩.唯政治标准指导下的上述操作虽然不甚可取,但尝试本身也为戏曲史学带来了"新意".它使得动机、立场和思想的考察出现在研究中.相比民国,作家基本信息的钩沉广泛转变为主体内在的探索,而作品声律辨析和风格鉴赏则基本被政治意蕴发掘所取代.
文献关键词:
十七年";戏曲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批评法;政治认证;逻辑断裂
作者姓名:
黄静枫
作者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引用格式:
[1]黄静枫-.环节缺失与逻辑断裂:对"十七年"时期古代戏曲作家作品"政治认证"程序的省察)[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2(01):148-161
A类:
政治认证
B类:
逻辑断裂,十七年,古代戏曲,作家作品,省察,戏曲史学,体尝,试运,马克思主义批评,政治意蕴,价值评估,学术实践,具体操作,阐发,寄托,政治动机,反映论,遗憾,历史研究,世俗,政治标准,可取,钩沉,声律,鉴赏
AB值:
0.3072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