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地壳均衡理论及其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地壳均衡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理论基础为"轻地壳(密度较小)漂浮在重地幔(较稠密)之上".均衡理论(如冲压假说、弹性板理论等)和模型(如Airy模型、Pratt模型及弹性板模型等)的产生及发展对研究岩石圈流变学性质、圈层相互作用及造山作用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相关均衡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并结合其在不同空间尺度构造地貌现象研究中的运用,包括:①冰川均衡调整研究中不同模型的优化及其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指示意义、②阐明海山洋岛发育过程及其制约因素、③利用弹性板模型重建山脉隆升和盆地挠曲沉降史并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④通过研究变形湖滨线有效地约束地球的相关物理参数、⑤建立河流三角洲发育特征模型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⑥揭示水库蓄水导致的地壳挠曲变形与浅部地质灾害发育的关系及⑦同震滑坡对局部地貌改造的影响,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地壳均衡在构造地貌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即结合高精度大地测量技术与地质年代学方法,定量地解决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地表过程、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和地球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文献关键词:
地壳均衡;均衡模型;有效弹性厚度;弹性板;构造地貌
作者姓名:
舒远海;石许华;陈汉林;杨蓉;林秀斌;程晓敢;吴磊;龚俊峰;邓洪旦;白卓娜;王锦涵
作者机构:
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杭州,3100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舒远海;石许华;陈汉林;杨蓉;林秀斌;程晓敢;吴磊;龚俊峰;邓洪旦;白卓娜;王锦涵-.地壳均衡理论及其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论评,2022(04):1171-1190
A类:
弹性板理论
B类:
地壳均衡,地球科学,漂浮,重地,地幔,稠密,冲压,假说,Airy,Pratt,岩石圈,流变学性质,圈层,造山,地球动力学过程,不同空间尺度,现象研究,冰川,模型的优化,全球海平面变化,指示意义,海山,洋岛,模型重建,山脉隆升,湖滨,物理参数,三角洲,发育特征,特征模型,水库蓄水,挠曲变形,地质灾害,同震滑坡,对局,构造地貌学,大地测量,测量技术,地质年代学,地表过程,地球深部过程,均衡模型,有效弹性厚度
AB值:
0.3977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