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宋诗中的负暄书写及其诗学意义
文献摘要:
负暄作为一种题材,经由历代诗人开掘进入诗歌,至宋大为盛行.宋人绾合前代传统,在行藏出处的考量中,将茅檐负暄抽象为一种与庙堂酬酢相对的生活方式,赋予其诗意栖居的观念定位.在付诸实践的体验中,围绕负暄带来的生命感受展开翔实记录,雅俗之间彰显鲜活生趣.隐于负暄背后的情感形态,因主体的不同际遇而相对复杂,但依托人格力量对积极意绪的凝聚和呈现,成为诸文本的共性,融铸了诗歌自足自适的生命情调.这一创作实践不仅赋予负暄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折射出宋人对身体经验的 日常关注与审美建构,也推动了"日常化"书写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新拓展.
文献关键词:
宋诗;负暄;身体;日常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雅静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雅静-.宋诗中的负暄书写及其诗学意义)[J].文学评论,2022(03):195-203
A类:
B类:
宋诗,负暄,诗学意义,开掘,掘进,盛行,宋人,前代,行藏,出处,茅檐,庙堂,酬酢,诗意栖居,付诸实践,生命感,翔实,雅俗,活生,生趣,情感形态,际遇,托人,人格力量,意绪,自足,情调,创作实践,丰富内涵,折射出,身体经验,常关,审美建构,日常化,新拓展
AB值:
0.5180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