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南山诗》与"神童"群像——论朝鲜朝汉诗发展中的次韵诗学
文献摘要:
在朝鲜朝汉诗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以过目成诵或次韵《南山诗》作为"神童"象喻的集群性书写.朝鲜朝对韩愈"倒学有得"的定位成为弥合《南山诗》艺术技法与思想内涵评价分歧的关键.《南山诗》所标识的次韵诗学不仅出 自学习心态与酬唱交际,更得益于朝鲜朝的一系列崇汉文化政策.在朝鲜国家基础教育的视野中,"神童"的培养关系着汉文化人才的储备力量.另一方面,精湛的次韵诗可在外交应对中发挥纾解国患、胜战朝廷的政治效力,由此,次韵诗学的游戏文字在东亚交往的历史境遇中被涂抹了极具目的性的功用色彩.在此语境中,韩愈兼具诗、赋二体的《南山诗》为朝鲜朝士人们的创作实践提供了满足其科举应试与外交酬唱双重目标的典型范本.
文献关键词:
朝鲜朝;神童;《南山诗》;次韵诗学
作者姓名:
安生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安生-.《南山诗》与"神童"群像——论朝鲜朝汉诗发展中的次韵诗学)[J].外国文学评论,2022(03):113-131
A类:
次韵诗学,过目成诵
B类:
南山,神童,群像,朝鲜朝汉诗,诗学发展,象喻,群性,性书写,韩愈,弥合,艺术技法,思想内涵,自学习,习心,酬唱,交际,汉文化,文化政策,基础教育,野中,文化人才,精湛,纾解,朝廷,戏文,东亚,历史境遇,涂抹,目的性,功用,用色,士人,创作实践,科举,应试,双重目标,型范,范本
AB值:
0.310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