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STEMI直接PCI术后合并超常射血分数患者LVEF临界值及其可能机制初探
文献摘要:
背景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临床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时被广泛应用,在仍有部分射血分数保留的患者出现了不良事件,因此在射血分数≥50%的人群中可能仍存在其他表型,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超常射血分数患者LVEF临界值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接受直接PCI且术后首次经胸超声测量LVEF≥50%的患者272例,患者均在直接PCI术后入住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监护病房(CCU),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1个月内心绞痛发作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脑卒中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年龄、体质指数、脉率、平均动脉压)、胸痛时间节点(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发病至首次抗血小板时间、发病至首次抗凝时间、发病至球囊时间、门-球时间)、术中资料〔术前血流、侧支循环、同期处理非罪犯血管(NIRA)、血栓抽吸、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抗凝用药、术后血流、术中替罗非班及普佑克应用〕、术前用药情况〔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SI)、他汀类〕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钾离子、尿素氮、肌酐、随机血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经胸超声数据;分析LVEF与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绘制LVEF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获取LVEF预测院内死亡的临界值并根据临界值分为LVEF>临界值组和LVEF<临界值组,比较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LVEF预测院内死亡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628,1.000),P=0.018〕,最佳临界值为67.5%,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95.1%.LVEF>临界值组(n=16)和LVEF<临界值组(n=256)院内死亡率分别为18.8%(3/16)和0.4%(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26,P<0.001).LVEF>临界值组女性比例高于LVEF<临界值组、脉率低于LVEF<临界值组,IABP应用高于LVEF<临界值组、术后血流2~3级比例低于LVEF<临界值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LVEF<临界值组(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射血分数保留的患者存在着超常射血分数的亚组人群,其死亡率较射血分数正常者高,临界值为67.5%.性别差异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其发生和发展的促进因素.
文献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超声心动描记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微循环
作者姓名:
郝潇;赵美;李树仁
作者机构: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郝潇;赵美;李树仁-.STEMI直接PCI术后合并超常射血分数患者LVEF临界值及其可能机制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22(05):547-553
A类:
NIRA
B类:
STEMI,PCI,超常,LVEF,可能机制,机制初探,左心室射血分数,临床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保留,不良事件,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经胸超声,超声测量,入住,监护病房,CCU,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疾病,病家,家族史,心绞痛发作,糖尿病史,脑卒中史,陈旧性心肌梗死,体质指数,脉率,平均动脉压,胸痛,时间节点,首次医疗接触,接触时间,抗血小板,抗凝,中资,侧支循环,同期处理,非罪犯血管,血栓抽吸,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替罗非班,术前用药,用药情况,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I,他汀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钾离子,尿素氮,肌酐,随机血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临床指标,最佳临界值,院内死亡率,生存曲线,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人,射血分数正常,正常者,性别差异,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促进因素,超声心动描记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AB值:
0.2573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