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脆弱的情报: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问题研究所
文献摘要:
全面抗战前夕,为应对国际情报领域无干部、无组织的状况,蒋介石授命王芃生成立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作为国民政府战时情报体系的一环,国际问题研究所以公开来源情报为基础,致力于宏观层面的战略情报研究,在情报搜集、政策设计、舆论宣传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派系冲突的加剧与中日战事的明朗,国际问题研究所在与其他机构的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英国特别勤务处与美国战略情报局的介入,也使王芃生心生退意,开始有意识地推动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去情报化",使之向一个较为公开的政府机构转变.抗战胜利后王芃生病逝,国际问题研究所谋求改组的计划失败,被迫全员遣散.
文献关键词:
王芃生;国际问题研究所;情报;抗日战争
作者姓名:
张景航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代史学系 北京,1024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景航-.脆弱的情报: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问题研究所)[J].史学月刊,2022(05):75-85
A类:
国际问题研究所,王芃生
B类:
抗日战争时期,全面抗战前,前夕,蒋介石,授命,军事委员会,国民政府,战时,情报体系,开来,战略情报,情报研究,情报搜集,政策设计,舆论宣传,派系,战事,明朗,落于,下风,勤务,情报局,心生,有意识,政府机构,抗战胜利后,生病,病逝,谋求,改组,被迫,遣散
AB值:
0.3290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