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一种基于可穿戴器件触觉感知信息的盲人虚拟视觉导航系统
文献摘要:
目的 全球视力受损或失明人数已超2亿,长期以来各类人工视觉系统被广泛研究.人工视觉系统的研发主要有两种技术路径,第一种是各类植入式人工视觉装置,第二种是各类非植入式、可穿戴装置.本文展示了一种非植入式、基于可穿戴头部触觉激发装置的系统原型,能够帮助盲人和视觉障碍者完成行走等复杂任务.方法 该系统采集受试者周边环境图像信息并无线传输到后台,操作人员分析处理图像信息后,将指令以触觉编码形式无线传输到头套等可穿戴装置,由驱动电路激发多点位头部触觉,从而为受试者提供准确的行动指令.系统并辅助以语音信息,让其了解更多道路状况和环境信息.结果 用原型系统对5名(2男3女)在读大学生健康志愿者和1名年轻盲症患者(男)进行实验.结果 表明,原型系统充分利用了头部对前后左右的天然区分能力和对触觉的快速反应,具备直行、左右调整、转弯等明确指令功能.受试者对指令的响应时间约0.5 s,直线行走约7 m距离的偏差量标准差平均值相比未佩戴装置的情况下降低到(16±10)cm.结论 该系统可隐蔽、准确地提供环境图像信息,有效帮助视觉障碍人士完成行走、避让障碍物、上台阶、进入咖啡厅等公共场所、桌上取物等日常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今后对原型系统作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小型化、智能芯片化,把触觉装置制成颈环、腰带、手环、脚环等,将能够广泛应用于盲人出行辅助、夜间野外旅行、深海潜水等多种工作场景.
文献关键词:
盲人;人工视觉系统;头部触觉;触觉编码;无线传输;语音辅助
作者姓名:
葛松;林衍旎;赖舜男;徐晶晶;何宇力;赵琦;张弘;许胜勇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育部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济南2501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191
引用格式:
[1]葛松;林衍旎;赖舜男;徐晶晶;何宇力;赵琦;张弘;许胜勇-.一种基于可穿戴器件触觉感知信息的盲人虚拟视觉导航系统)[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2(08):1543-1554
A类:
头部触觉,触觉编码,语音辅助
B类:
可穿戴器件,触觉感知,感知信息,视觉导航,导航系统,视力,失明,明人,人工视觉系统,技术路径,第一种,植入式,第二种,可穿戴装置,视觉障碍,障碍者,成行,复杂任务,周边环境,图像信息,无线传输,输到,后台,操作人员,人员分析,分析处理,编码形式,到头,头套,驱动电路,音信,道路状况,环境信息,原型系统,在读大学生,大学生健康,健康志愿者,前后左右,区分能力,快速反应,直行,转弯,响应时间,佩戴,避让,障碍物,上台,咖啡厅,公共场所,桌上,日常活动,预期目标,小型化,智能芯片,芯片化,腰带,手环,盲人出行,深海,潜水,工作场景
AB值:
0.390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