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事件中的多元存在——事件理论视域下当代民俗艺术的存在境遇
文献摘要:
民俗艺术是事件性与物性的统一,事件性是民俗艺术的本真性.民俗艺术存在于风俗事件中,风俗事件决定了民俗艺术的本质和特征.除风俗事件外,当代民俗艺术的存在趋于多元化,在不同事件中属性各异.被纳入文化产业的民俗艺术生产是经济事件,本质是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作为商品的民俗艺术品的生产具有去地域化和复制性的特征,它只能复制物性,无法再现事件性.民俗艺术参与非遗评选是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件,是政府公开的合法性确认和规范化行为.一旦获得非遗称号,就意味着这项民俗艺术具有了正统性身份.审美化是民俗艺术的发展趋势,其存在成为审美事件.审美化是民俗艺术自身内部功能的嬗变,是对审美特性的突出与强调.精致化、纯艺术化、个性化是民俗艺术审美化的体现.
文献关键词:
风俗;事件性;复制;规范;审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嫣;潘鲁生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嫣;潘鲁生-.事件中的多元存在——事件理论视域下当代民俗艺术的存在境遇)[J].山东社会科学,2022(04):176-183
A类:
B类:
理论视域,民俗艺术,境遇,事件性,本真性,风俗,俗事,艺术的本质,同事,文化产业,艺术生产,济事,艺术品,去地域化,复制性,艺术参与,非遗,评选,公共事件,称号,正统性,审美化,美事,审美特性,精致,艺术化,艺术审美
AB值:
0.2998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