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笑点"到"笑场"——论《雷雨》的观众接受嬗变
文献摘要:
由于受传统戏曲悲喜穿插手法的影响和对观众欣赏习惯的充分尊重,曹禺在《雷雨》中设置了两个颇具喜剧色彩的人物(鲁贵、周冲)和数个喜剧性的对话场景,因而在20世纪60多年的演出中,《雷雨》虽然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笑点",但观众的审美感受总体上来说是悲愤和压抑.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观众对惨烈的情节和人物的不幸缺乏情感共鸣,剧场中竟然出现了大范围、高频率的"笑场".通过对不同剧团舞台演出的统计、比较与分析,"笑场"有着较为一致的原因:观众对剧作展现的当时社会生活日渐隔膜,社会语境的变迁导致观众对舞台语言的理解出现偏差,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期待视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及二度创作的失误.
文献关键词:
《雷雨》;笑点;笑场;观众接受;经典话剧传播
作者姓名:
刘方政;张倩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方政;张倩-.从"笑点"到"笑场"——论《雷雨》的观众接受嬗变)[J].山东社会科学,2022(03):80-86
A类:
经典话剧传播
B类:
笑点,笑场,雷雨,观众接受,传统戏曲,悲喜,穿插,插手,欣赏,曹禺,颇具,喜剧色彩,数个,喜剧性,对话场,有为,为数不多,审美感受,悲愤,压抑,惨烈,不幸,情感共鸣,剧场,竟然,高频率,剧团,舞台演出,比较与分析,剧作,隔膜,社会语境,对舞,舞台语言,解出,接受心理,期待视野,二度创作,失误
AB值:
0.4907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