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对贝氏体车轮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究无碳化物贝氏体车轮钢在高温环境下服役的力学性能与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关系,对试样在室温到500℃进行静拉伸试验测试,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对室温到500℃拉伸后的试样进行表征.结果 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车轮钢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试样的抗拉强度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0℃拉伸下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最佳的塑性和强度匹配,抗拉强度可达1305 MPa,总伸长率为25.1%.残余奥氏体在300℃高温和应力作用下持续发生转变,使材料在高应变下保持高的加工硬化率,提高了车轮钢的强度和伸长率.
文献关键词: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高温拉伸;加工硬化率;残余奥氏体;车轮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苏斌;赵海;肖若愚;黄明达;孙巧艳;张明如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宝武集团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苏斌;赵海;肖若愚;黄明达;孙巧艳;张明如-.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对贝氏体车轮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22(04):22-26,32
A类:
B类:
残余奥氏体,奥氏体稳定性,车轮钢,高温力学性能,高温环境,服役,静拉伸试验,试验测试,透射电镜,衍射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铁素体,抗拉强度,变形温度,伸下,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强度匹配,伸长率,高应变,变下,加工硬化率,高温拉伸
AB值:
0.22982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