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现代学术场域之型构及其侨易格局——以20世纪前期的南北学术与留美学人为线索
文献摘要: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以降,但若论及一种兼及制度、社会与思想的整体形变,仍当属共和肇兴之后的新文化时代.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文化变迁,自有其内部规律可循.以学衡解体与吴宓北上作为象征符号,则可引出作为南北学术调和地的清华大学,进而得以呈现中国现代学术型构的若干二元关系面相,诸如北大—清华双峰汇源的北方学统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之主流、中央研究院与中央大学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之伏流、学术庙堂与知识江湖的对立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之潜流等,对于理解现代中国学术(文化)场域里的结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而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现代学术(兼及文化与思想)场域所呈现出的侨易格局,既具有一定的继往开来的知识独立诉求之气象,也展示了某种值得总结的客观性学术规律,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三:侨中有序、变度渐常、由象见道.
文献关键词:
新青年派;学衡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术庙堂;知识江湖;侨易格局
作者姓名:
叶隽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092
引用格式:
[1]叶隽-.中国现代学术场域之型构及其侨易格局——以20世纪前期的南北学术与留美学人为线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53-165
A类:
侨易格局,学术庙堂,知识江湖,新青年派
B类:
纪前,南北学,留美学人,追溯到,兼及,肇兴,新文化,文化时代,政治制度,文化变迁,自有,内部规律,可循,解体,吴宓,北上,象征符号,引出,清华大学,学术型,二元关系,北大,双峰,汇源,学统,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伏流,潜流,现代中国,五四运动,继往开来,核心特征,特征表现,学衡派
AB值:
0.3515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