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乡村振兴时代"零污染村庄"的实践逻辑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源头村的个案考察
文献摘要:
建设"零污染村庄"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的新方法,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的新途径.本文应用协同治理分析框架,以浙江省源头村为典型案例发现,当前源头村建设"零污染村庄"的实践逻辑是以污染预防控制为前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关键、以清洁能源推广为重点、以环境教育传播为核心、以环保公众参与为保障,从而打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社会凝聚的乡村振兴样板村.源头村在建设"零污染村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理主体、高效率的治理机制、多类型的治理资源以及共识性的治理目标的创新模式,并且通过学习机制、行政机制以及社会机制来保障"零污染村庄"创新模式的发展.为进一步发挥"零污染村庄"治理优势,提升乡村振兴绩效,未来需要从明确各主体角色定位、塑造合理性治理结构、合理配置多类型资源以及达成共识性集体行动,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村环境善治目标.
文献关键词:
零污染村庄;协同治理;农村环境治理;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费伟;杜芳
作者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11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费伟;杜芳-.乡村振兴时代"零污染村庄"的实践逻辑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源头村的个案考察)[J].农业经济问题,2022(04):75-84
A类:
零污染村庄
B类:
实践逻辑,创新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宜居,宜居乡村,污染预防,预防控制,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广为,环境教育,教育传播,公众参与,环境优美,生态经济,样板,治理主体,多类型,治理资源,共识性,治理目标,学习机制,社会机制,治理优势,主体角色,角色定位,治理结构,集体行动,环境善治,农村环境治理
AB值:
0.3206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