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资本下乡、经营土地与农政变迁——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
文献摘要:
基于对成都市郫都区的长期田野观察,构建了"资本下乡-经营土地-农政变迁"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两个村庄的资本下乡过程和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资本下乡对两村进行了不同的塑造,但导致的农政变迁结果殊途同归.为建立乡村振兴模板,战旗村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通过各类规划和国有企业投资,打造乡村振兴博览园核心示范区;白云村的发展则主要是市场引导的"消费性建成空间"塑造,投资企业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将乡村空间符号化和商品化,供追求文化符号产品的城市中产消费.虽然两村资本下乡的主导力量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其农政变迁具有一致性:以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化和资本化为核心,农业逐渐现代化和产业化,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农民减少,职业农民和"新农人"增加,乡村地域更深地嵌入城市资本循环.研究表明,农政变迁的一致性源于两地的正式、非正式制度的稳定性和相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的治理方式仍可塑造相似的农村社会经济实践.
文献关键词:
资本下乡;集体经营性建设地入市;农政变迁;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人豪;杨庆媛
作者机构:
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 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比利时 鲁汶 B3000;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西部乡村可持续发展新文科实验室,重庆 4007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人豪;杨庆媛-.资本下乡、经营土地与农政变迁——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28-138
A类:
农政变迁,资产化和资本化,集体经营性建设地入市
B类:
资本下乡,成都市,郫都区,田野观察,地方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殊途同归,战旗,国有企业投资,博览园,核心示范区,白云村,消费性,建成空间,投资企业,集体建设用地,造田,田园综合体,乡村空间,符号化,商品化,文化符号,主导力量,农村集体土地,渐现,随之而来,传统农民,职业农民,民和,新农人,乡村地域,深地,入城,资本循环,两地,非正式制度,资源配置方式,治理方式,可塑,农村社会经济
AB值:
0.3273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