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社会认同:多维呈现与社会建构——基于贵州三线建设者的口述史研究
文献摘要:
借用亨廷顿对社会身份的分类方法,将三线建设者群体的社会认同分为族群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主观阶层认同和情感认同.通过口述史料我们发现,三线建设初期,族群认同、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共同构成了三线建设者社会认同的主要形态,而到了三线建设中后期直至现在,主观阶层认同和情感认同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三线建设者群体社会认同的建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历时态下的时间轴,另一条是共时态下贯穿始终的"使命感".时间的变迁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国家对三线建设政策方针的改变,以及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带给人们的不同心理体验,并最终折射为社会认同在不同时期呈现样态的转变.而"使命感"则很好地解释了三线建设者群体,无论是在三线建设初期的艰苦条件下,还是在三线建设后期直至现在个人境遇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均对三线建设保持高度情感认同的原因.
文献关键词:
三线建设;口述史;社会身份;社会认同;情感认同
作者姓名:
胡洁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洁-.社会认同:多维呈现与社会建构——基于贵州三线建设者的口述史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22(01):187-196
A类:
贵州三线建设
B类:
社会认同,社会建构,借用,亨廷顿,社会身份,分类方法,族群认同,地域认同,主观阶层认同,情感认同,口述史料,主要形态,建构路径,时态,时间轴,共时,使命感,建设政策,政策方针,带给,心理体验,艰苦,境遇,尽如人意
AB值:
0.2248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