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格局及高质量发展策略
文献摘要:
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具体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2中平均最近邻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方法,探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主要以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自然资源类科普教育基地为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呈集聚分布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主要集聚区,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高密度集聚区以及川渝地区、关中地区、华北地区、苏皖交界区、湘鄂地区等次级核心区,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分散;其空间分布特征受到地形、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人口、旅游资源禀赋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注重分类指导,实行差异化开发;优化资源配置,协调空间布局;加强创新发展,探索基地科普旅游三方面,提出促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关键词: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异;影响因素;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文冬妮;叶晓莹
作者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文冬妮;叶晓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格局及高质量发展策略)[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140-148
A类:
B类: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格局,具体研究,ArcGIS10,中平,平均最近邻指数,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分布格局,科技场馆,教育科研,重大工程,工程类,集聚分布,分布态势,集聚区,京津冀,珠三角地区,川渝地区,关中地区,华北地区,苏皖,湘鄂,次级,核心区,地区分布,空间分布特征,气候条件,交通区位,旅游资源,资源禀赋,综合影响,重分类,分类指导,优化资源配置,科普旅游,空间分异
AB值:
0.2735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