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生物安全刑法保护的模式选择和规范优化
文献摘要:
生物安全风险正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频率不断涌现,并从偶发性风险向持久性威胁转变.刑法作为应对风险的重要手段和社会治理的"保障法",必须承担起保护生物安全的时代重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物安全刑法保护立法,整体上呈现出了 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从精到新的演进过程,不仅完善了刑法规范体系,而且积累本土立法经验.立足生物安全风险形势和国家治理需要,生物安全刑法保护,在立场上需要转向预防性、全链条、类型化、体系化保护;在模式上应当继续坚持集中统一的刑法典立法模式;在优化路径上,应通过刑法典的全面纂修,专门对生物安全犯罪的相关罪名进行相对集中的规定,完善生物安全保护的罪名体系,同时通过丰富刑罚种类、扩大财产刑适用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等方式,优化生物安全罪名法定刑的配置.
文献关键词:
生物安全;非传统安全威胁;总体国家安全观;《刑法修正案(十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永强
作者机构:
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 重庆401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永强-.我国生物安全刑法保护的模式选择和规范优化)[J].南京社会科学,2022(09):75-88
A类:
B类:
刑法保护,模式选择,生物安全风险,偶发性,持久性,应对风险,保障法,担起,时代重任,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无到有,精到,演进过程,刑法规范,规范体系,立法经验,全链条,类型化,集中统一,刑法典,立法模式,纂修,安全保护,罪名体系,刑罚种类,财产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法定刑,非传统安全威胁,总体国家安全观,刑法修正案
AB值:
0.3401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