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刺槐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为探究不同退耕年限刺槐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采用时空替代法,以子长市不同退耕年限(5、20、40 a)刺槐林为研究对象,不同退耕年限(5、20、40 a)撂荒地为对照样地,分析该区域刺槐林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退耕年限刺槐林和撂荒地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均呈现出较大差异,物种多样性整体呈现出优势多数种属于少数科,弱势少数种属于多数科的变化特征,以耐旱、耐贫瘠的菊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铁杆蒿、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等)为优势种;撂荒地和刺槐林的地上生物量整体上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刺槐林草本层比撂荒地草本层具有更大的地上生产力.冗余分析表明:刺槐林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钾、全磷、粉粒和黏粒含量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容重、土壤水分与草本层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它们是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导因子.
文献关键词:
刺槐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南国卫;韩磊;何馨雨;荣华倩;马乐
作者机构: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延安71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南国卫;韩磊;何馨雨;荣华倩;马乐-.刺槐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特征)[J].森林与环境学报,2022(05):491-497
A类:
B类:
刺槐林,林草,草本层,动态变化特征,退耕年限,地上生物量,替代法,子长市,撂荒地,照样,样地,土壤因子,多数种,种属,少数种,耐旱,耐贫瘠,菊科,禾本科,豆科植物,铁杆,芒草,达乌里胡枝子,优势种,地上生产力,冗余分析,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全钾,全磷,粉粒,黏粒含量,土壤容重,土壤水分,主导因子
AB值:
0.2095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