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马克思机器大生产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实践与启示——基于19世纪英国与1980年以来美国的比较
文献摘要:
马克思机器大生产理论科学揭示了机器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革命等,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与生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机器主要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其出现及其广泛应用是资本逻辑为实现自身而创造的条件;但智能机器人并没有超越马克思"机器制造机器"的理论逻辑、传统机器的工作机制以及机器的资本属性.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与1980年以来美国的社会生产,数字经济时代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机器大生产践行的仍然是资本的逻辑,其结果仍然是生产率快速上升与工人收入停滞不前的背道而驰、资本统治劳动的能力提升与范围扩张、财富沿地理边界线的两极分化、工人为生存而进行的持续斗争.机器大生产的问题在于制度而不在于机器,为最大限度发挥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机器大生产的积极作用并规避其对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利冲击,我国需要加快顶层设计,构建一揽子的制度体系.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机器大生产;智能机器人;资本;工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国胜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数字经济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国胜-.马克思机器大生产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实践与启示——基于19世纪英国与1980年以来美国的比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04):89-98
A类:
B类:
机器大生产,生产理论,数字经济时代,实践与启示,社会生产,穿透力,资本逻辑,智能机器人,制造机,资本属性,工业革命,革命时期,资本的逻辑,快速上升,停滞不前,背道而驰,范围扩张,地理边界,边界线,两极分化,收入分配,一揽子
AB值:
0.255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