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渎职罪"到"无罪":撤废治外法权视域下的"左明钧案"
文献摘要:
1924年上海地方检察厅看守所所丁长左明钧被十余名押犯以私用刑讯、破坏所规为由越级向司法部呈控.在司法行政和社会舆论双重作用下,上海地方检察厅和地方审判厅采信押犯单方口供判处左明钧"渎职罪".左明钧不服判决并上诉.然而,江苏高等检察厅和高等审判厅的态度截然不同,前者希望尽快平息案情且不关注左明钧个人清白,故而支持一审判决;后者研讯案卷并公开审理,进而改判左明钧无罪.此案发生于中国收回治外法权并即将面临外人来华调查司法状况的特殊节点,案情备受各界关注.一审判决反映了社会舆论对案情本身的裹挟,二审判决透视了北京政府时期省级审检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同时折射出司法机关在追求司法公正过程中不得不受时局影响而平衡各方关系,集中反映了北京政府时期司法建设的局限性.
文献关键词:
左明钧案;司法行政;社会舆论;治外法权
作者姓名:
银品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1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银品-.从"渎职罪"到"无罪":撤废治外法权视域下的"左明钧案")[J].民国档案,2022(02):67-78
A类:
左明钧案
B类:
渎职罪,无罪,治外法权,检察厅,看守所,十余名,私用,用刑,刑讯,越级,司法部,司法行政,政和,社会舆论,双重作用,审判厅,采信,单方,方口,口供,判处,不服,上诉,截然不同,平息,案情,不关,清白,故而,一审判决,案卷,公开审理,改判,此案,案发,收回,外人,来华,特殊节点,裹挟,二审,北京政府,相对独立性,折射出,司法机关,关在,司法公正,时局,集中反映
AB值:
0.4606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