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980-2018年银川市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银川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状态指数和生态安全度指数,进行长时序时空格局变化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8年银川市土地利用中建筑用地大幅增加,耕地整体上升,草地与未利用土地呈下降趋势,林地和水域保持稳定;银川市的土地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建筑用地空间连通性越来越好,城市发展布局越来越合理化,最大斑块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蔓延度指数能够很好地揭示银川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特征;1980-2018年银川市土地利用频繁转移导致景观格局空间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先转变为耕地,部分耕地再转变为建筑用地.建筑用地的分布最集中且分离度和破碎度不断降低,景观水平上整体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及均匀度增加,多样性指数高的区域不断扩大,城市景观向规则和均衡化方向发展;银川市的整体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度从1980年的0.657上升至2018年的0.766,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
文献关键词:
转移矩阵;景观格局;移动窗口法;生态安全;银川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波;潘琨
作者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银川7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波;潘琨-.1980-2018年银川市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27-38
A类:
B类:
银川市,生态安全,安全分析,土地利用数据,景观格局指数,转移矩阵,安全度,行长,长时序,序时,时空格局变化,动态分析,建筑用地,地大,草地,利用土,林地,水域,斑块破碎化,空间连通性,发展布局,斑块指数,散布,并列,香农多样性指数,形状指数,延度,空间变化特征,分离度,破碎度,景观水平,均匀度,城市景观,均衡化,变好,移动窗口法
AB值:
0.3113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