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清代雩祭礼制与皇帝祈雨活动
文献摘要:
雩祭,亦称雩祀,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春秋传》载"龙现而雩".那么,何谓"龙现而雩"?《后汉书·礼仪志中》注引:"谓四月昏,龙星体现,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中国古人将天上的众多恒星分为28群,称为二十八宿,认为天上每一颗星体都对应着一位护佑神灵,它们常宿在固定的方位,有规律地显现在天空.龙星于每年四月间日落之后现于东方,此时大地万物也正值生长旺盛之期,急待更多的雨水浇灌,所以正当举行祭天求雨礼之时.据史料记载,古人举行雩祭之典分为"常雩"和"大雩"两种.常雩,"为每岁常行之礼"①,祭告天地神灵为百谷祈膏雨——每年孟夏之月(四月),"龙现"之后,卜日致祭,即使雩祭时不旱,亦为雩——这是定期举行之礼;若雩祭后仍不雨,或雨不足,再雩,此为因旱而雩.大雩,就是为亢旱而设之雩礼.孟夏常雩之后,旱甚,则大雩——大雩礼不得轻易举行.雩祭作为清代祭天(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孟夏常雩、旱甚大雩)隆重典礼之一,列入大清会典,并且一直延续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②.学界在天坛建筑、祭坛礼制的研究中,有关雩祭的内容较少.本文依据清宫档案,综述清代雩祭礼制的形成、雩祭盛典的内容及历朝皇帝祈雨的活动,以期还原"雩祭"曾经的典礼盛况.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傅育红
作者机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复制处 10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傅育红-.清代雩祭礼制与皇帝祈雨活动)[J].历史档案,2022(04):126-132
A类:
亢旱,孟春祈,历朝皇帝
B类:
雩祭,祭礼,礼制,祈雨,代为,求雨,祭祀,何谓,后汉书,礼仪,四月,星体,古人,天上,恒星,二十八宿,一颗,护佑,神灵,天空,日落,正值,旺盛,急待,雨水,浇灌,祭天,之时,史料记载,祭告,轻易,冬至,隆重,重典,典礼,大清,会典,光绪,三十二年,天坛,祭坛,清宫档案,盛典,盛况
AB值:
0.3960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