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瘤棘奈氏虫种群密度和形态特征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子
文献摘要:
瘤棘奈氏虫(Netzelia tuberspinifera)是东亚特有种,属于有壳虫原生动物,壳体大小约为100 μm.本文首先在空间尺度上对中国88个湖库中瘤棘奈氏虫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瘤棘奈氏虫的分布与纬度、海拔和温度显著相关,分布在低纬度、低海拔、高温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重点以福建厦门汀溪水库连续4年时间序列样品和中国南方地区28座水库(14个流域)空间样品为基础,研究瘤棘奈氏虫种群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 表明,汀溪水库瘤棘奈氏虫种群密度为0~10.7 ind/L,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水温和食物(藻类)是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水温的影响更大.水温变化范围在14.3~32.1℃之间,高于30℃的水温更适合瘤棘奈氏虫生长繁殖,因此在夏秋季节种群密度较高.空间尺度上,瘤棘奈氏虫种群密度为0~19.2 ind/L,主要受地理因子的限制,随经度、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食物(藻类)、电导率和硝态氮对种群密度也存在显著影响.在形态方面,壳口直径是决定瘤棘奈氏虫种群在季节间(33.5~68.2 μm)和流域间(33.5~73.6 μm)形态差异的主要特征;食物(藻类)可能是影响汀溪水库不同季节壳口直径差异的主要因子,而不同流域间种群壳口直径的差异主要受食物(藻类)、总碳和浊度等生态因子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瘤棘奈氏虫集合种群的时空差异性,加深了对有壳虫种群地理分布和多样性的认知,可为水库生态评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有壳虫;瘤棘奈氏虫;地理分布;时间变化;种群密度;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文平;高肖飞;陈辉煌;任可欣;金磊;杨军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水生态健康研究组,厦门36102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新乡453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文平;高肖飞;陈辉煌;任可欣;金磊;杨军-.中国瘤棘奈氏虫种群密度和形态特征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子)[J].科学通报,2022(01):85-98
A类:
瘤棘奈氏虫,Netzelia,tuberspinifera,有壳虫
B类:
种群密度,东亚,亚特,特有种,原生动物,壳体,空间尺度,湖库,地理分布,低纬度,低海拔,亚热带,热带地区,福建厦门,溪水,水库,中国南方,南方地区,时空变化规律,ind,季节变化,藻类,水温变化,变化范围,生长繁殖,夏秋季节,地理因子,经度,电导率,硝态氮,节间,形态差异,不同季节,不同流域,间种,总碳,浊度,生态因子,时空差异性,生态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
AB值:
0.2959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