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锂离子电池简化电化学模型理论误差分析研究
文献摘要:
准确的电池模型是电池状态估计和能量管理的基础.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描述电池内部机理,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和准确度高的优点.目前,常用的电化学模型为P2D伪二维电化学模型、SPM单粒子模型和SPMe考虑电解质动态的单粒子模型.其中,P2D模型的精度最高而计算量最大,而简化模型SPM或SPMe的计算效率高,但存在模型简化产生的误差.为探究误差的产生机理,首先比较SPM、SPMe和P2D模型的电极电流源、固相浓度和液相浓度,然后从平衡电势、过电势、液相浓差极化电势、液相欧姆压降和端电压对简化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并指出误差传递路径.结果表明,电极电流源是模型端电压误差产生的根源,液相正负极欧姆压降和负极平衡电势误差是端电压误差的主要来源.上述结果可为SPM和SPMe模型的误差补偿方法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还提出了模型端电压误差补偿建议.
文献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伪二维电化学模型;单粒子模型;误差分析
作者姓名:
谢奕展;程夕明
作者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奕展;程夕明-.锂离子电池简化电化学模型理论误差分析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22(22):37-55
A类:
伪二维电化学模型,单粒子模型,SPMe
B类:
锂离子电池,理论误差,误差分析,电池模型,电池状态,状态估计,能量管理,池内,内部机理,物理意义,P2D,电解质,计算量,简化模型,计算效率,模型简化,产生机理,电极电流,电流源,过电势,浓差极化,欧姆,压降,端电压,误差传递,传递路径,电压误差,正负极,误差补偿,补偿方法,方法设计
AB值:
0.231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