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贸易成本与中国制造
文献摘要: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更高水平、更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发展既受益于推动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分工格局和外国福利水平.本文结合长期收入效应、投资结构变迁、国际贸易失衡等中国经济特征建立了一个两国多部门结构转型模型,从理论和定量上研究了贸易成本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外国福利提升的影响.本文发现:1995-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成本持续下降,既增强了中国制造产品的比较优势,使制造业产出增长了 29%,分别提高了制造业就业比重和产出比重4.7个和5.1个百分点;也由此降低了全球消费品价格,对同期外国总体福利水平提升的贡献率接近15%.对中国制造产品加征关税提高中国出口贸易成本,会显著降低外国福利水平.本文结论表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本文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现实依据,并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中国制造;结构转型;国际贸易;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凯明;陈昊;颜色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凯明;陈昊;颜色-.贸易成本与中国制造)[J].金融研究,2022(03):1-19
A类:
长期收入效应
B类:
贸易成本,立国之本,国之基,大国经济,压舱石,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制造业发展,全球贸易体系,界分,分工格局,福利水平,投资结构,结构变迁,国际贸易,贸易失衡,经济特征,多部门,结构转型,文发,中国出口贸易,比较优势,产出增长,制造业就业,百分点,消费品,加征关税,经济全球化,受益者,贡献者,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现实依据,设制,制造强国
AB值:
0.3294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