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上市公司内部人真的具有择时能力吗——由实证检验到理论猜想
文献摘要:
上市公司内部人是否能够利用内部信息进行择时交易并获取超额收益,关乎市场公平,一直都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东减持交易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部人整体上不但没有获得超额收益,而且收益均值明显低于外部投资者,内部人整体上并不具有择时能力;不同类型内部人的超额收益存在显著差异,实际控制人获得的超额收益最高,短期显著为正但长期出现反转,而高管的超额收益最低且始终为负.理论猜想认为:内部信息给上市公司内部人带来的不是择时能力而是估值偏差,不同内部人主体的差异来自估值的空间效应,实际控制人的超额收益并非源于内部信息带来的择时能力,而是来自减持行为本身给市场带来的信息冲击效应.研究结论能够既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也能够为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内部人交易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文献关键词:
内部人;股票减持;择时能力;信息优势;估值偏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丁志国;张宇晴;赵晶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长春 130012;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春 1301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志国;张宇晴;赵晶-.上市公司内部人真的具有择时能力吗——由实证检验到理论猜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02):68-81
A类:
股票减持
B类:
择时能力,猜想,内部信息,超额收益,公司股东,股东减持,投资者,实际控制人,想认,估值偏差,空间效应,减持行为,信息冲击,冲击效应,投资决策,主管部门,部门监管,内部人交易,信息优势
AB值:
0.2366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