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河流域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5个维度构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Jenks Natural Breaks分类及克里金插值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61个城市2010-2019年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10年各等级城市数量相对均匀,自高向低城市数量比为11∶11∶12 ∶15 ∶ 12;而2019年城市等级结构顶端优势明显,且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状态,5个等级的城市数量比例为4 ∶ 10 ∶31∶12∶14.②从空间分布来看,2010与2019年第一、二、三等级结构城市多位于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中下游地区,一般为国家或者区域中心城市,部分为区域次中心城市;第四、第五等级城市则主要分布在经济实力较弱、区位条件较差的上游地区.③从空间结构来看,两个年份中,上游地区主要呈现低值集中分布,并在宁夏、甘肃一带形成低值连片区;中下游地区形成主核驱动、次核联动的结构,表现出显著的"核心-外围"特征.④从空间关联格局看,显著LL区为主,显著HH区次之,显著HL区和显著LH区最少,表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空间集聚效应.⑤从影响因素看,建成区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因素影响最大,人均道路面积等反映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也具有较大影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互联网宽带接人数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因素的作用一般,万人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万人公共汽车数量对城市等级层次结构的影响最弱.
文献关键词:
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黄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博;丁志伟;张鹏博;李志远;于佳甜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开封475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博;丁志伟;张鹏博;李志远;于佳甜-.黄河流域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645-656
A类:
第五等
B类:
黄河流域城市,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城市规模,经济实力,维度构建,综合实力评价,Jenks,Natural,Breaks,克里金插值法,空间分析方法,市数,城市等级,顶端优势,两头,分布状态,三等,经济发展实力,中下游,区域中心城市,次中心,区位条件,上游地区,低值,连片,片区,空间关联格局,LL,HH,HL,LH,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空间集聚效应,建成区面积,城镇居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因素,社会保障水平,宽带,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公共汽车,层次结构,最弱,空间特征
AB值:
0.4101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