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与绿色化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异格局
文献摘要:
基于城乡融合、绿色化发展内涵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对2005—2019年淮海经济区的耦合协调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①从城乡融合水平看,高、较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以及南部的蚌埠和淮北,较低、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并形成连绵分布片区.从绿色化水平看,整个研究期分布相对稳定,"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异格局依然明显.②从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的全局自相关看,Moran's I指数在研究期呈波动上升趋势,但近期略有下降,体现出空间集聚水平有所下降.从局部LISA集聚图看,HH区的集聚效应不明显,LL区的"近墨者黑"效应明显.③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城乡融合水平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城乡共同发展水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影响,绿色化水平主要受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城镇绿色化水平提升影响.
文献关键词:
城乡融合;绿色化;耦合协调;淮海经济区
作者姓名:
马芳芳;张孟想;丁志伟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开封 475004;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河南许昌 461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芳芳;张孟想;丁志伟-.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与绿色化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异格局)[J].河南科学,2022(05):794-805
A类:
B类:
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空间分异格局,绿色化发展,发展内涵,融合水平,蚌埠,淮北,西南部,连绵,布片,片区,耦合协调水平,全局自相关,Moran,空间集聚,集聚水平,LISA,HH,集聚效应,LL,近墨者黑,城乡共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城乡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水平,区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改善
AB值:
0.3701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