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李泽厚论《红楼梦》:实践美学视阈下的经典新解
文献摘要:
李泽厚的红学根源于他的文化身份及其实践哲学—美学体系,独特的哲学美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成就了其红学言说的风华与异彩:一是凸显"哲学美学"的研究底色,李泽厚既主张从文艺发展规律角度探讨《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与历史地位,亦强调从哲学角度阐发《红楼梦》的主题意蕴与艺术境界.二是根植"情本体"的批评路径,李泽厚对《红楼梦》中的人生空幻感与感伤意识甚为推崇,并对《红楼梦》所表现的各种感情问题,特别是性心理描写赞誉有加.三是面向"乐感文化"的民族认同,李泽厚注重揭示《红楼梦》所蕴含的中国艺术精神与文化心理结构,并从"空而有"与"珍惜"的角度对作品悲剧精神与思想境界予以深探.李泽厚红学研究所蕴含的学术价值与理论张力值得关注.
文献关键词:
李泽厚;红楼梦;实践美学;情本体;乐感文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大军
作者机构: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157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大军-.李泽厚论《红楼梦》:实践美学视阈下的经典新解)[J].红楼梦学刊,2022(04):61-79
A类:
B类:
李泽厚,红楼梦,实践美学,新解,文化身份,实践哲学,美学方法,概念范畴,言说,风华,异彩,底色,文学价值,历史地位,阐发,主题意蕴,艺术境界,根植,情本体,空幻,感伤,甚为,推崇,感情,性心理,心理描写,赞誉,有加,乐感文化,民族认同,中国艺术精神,文化心理结构,珍惜,悲剧精神,思想境界,红学研究,学术价值
AB值:
0.4154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